綠生活/有機≠健康? 農業博士鄭正勇開啟台灣有機之門

更新日期:2009/04/22 15:52 記者蔣文宜/專題報導

現在似乎只要灌上「有機」兩個字,似乎不管什麼東西身價都看漲,但是有機真能與健康完全劃上等號?坊間大多對有機不少歌頌,但德國農學博士鄭正勇卻不禁感嘆,有機栽培是門很大的學問,即使是有機蔬菜,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培養的種子、灌溉用水、土壤及生產者本身皆符合有機理念。

 

有機風潮蔚為興盛,不少人開始奉行如生菜沙拉、精力湯等「生機飲食」。「生機」從簡單的定義上來看,就是「生食」+「有機」的飲食方式,是種素食的方式,不過這樣的定義被認為狹隘了些;另外一種廣義的說法,則指生機飲食是少吃動物性食品,不吃含化學農藥、化學添加物等食品,並能達到均衡飲食。

 

傳統的農業栽種,遇到蟲蟲危機也許一罐除草劑就解決;鄭正勇說,有機栽種是在沒有農藥、生長調節劑、以及基因操控生物之下生長,簡言之,就是不使用農藥、化學肥料,不論除草、去蟲都必須依賴人工,因此栽種過程來得更費時費力。

 

鄭正勇從台大園藝系畢業後,到德國去取得農學博士學位,在當地待了10多年,深究國外的有機農業過程,他坦言台灣的有機農業比起國外的「合理經營農業」仍有差距,他說,大安溪以南冬天根本沒水,台灣應從土壤、水源管理等客觀條件去改進,對於政府目前致力推動農村改造,他直言是自欺欺人,他認為提昇生產條件、才能提升生產品質,農民們未來也才有生路。

 

「過度施肥」是台灣有機農業現在面臨到的嚴重問題,鄭正勇指出,「氮肥是栽種蔬菜時必要的養分,如果沒有施肥,枝葉不易生長;如果過量施肥,日照又不足,即便葉子生得大,氮肥卻會在土壤裡轉化為硝酸鹽。」如此致使栽種出來的蔬菜,長期食用後危害人體健康。他也指出,也有農民迷信讓蓮霧長得好採取「斷根泡水栽培」法,其實都是過度施肥的表現。

 

回國後17多年來致力推動國內有機農業、堪為有機農業先驅者,與同為園藝系博士的妻子林碧霞,曾經深入合歡山協助農民栽種有機蔬果,讓原本小小的蘋果,在肥料與栽種方法改進後,結成紅通通又美的蜜蘋果,說到這裡,鄭正勇也忍不住看著當時拍下的照片、微斜著頭說「真的很可愛!」彷彿就像是看著親生孩子般,眼神流露出無以言喻的驕傲。

 

問他這麼久以來投入有機農業的最大收穫是什麼?也許不善表達,他思索了一會說,「就是為了台灣好吧!」2年前從台大退休,鄭正勇開始捻花惹草的生活,現在住的台大宿舍外面就像個小花草園,有小鳥帶來的肉桂樹、一年四季皆生長的酸桔、可食橘紅色素可以用來醃蘿蔔的梔子花、咖啡樹及香蕉樹,以及各式香草、中藥草,每晚站在樓梯間的窗口還會聞到飄來的陣陣樹蘭幽香;2樓陽台有棵鄭正勇最愛、擁有12年歷史的萊姆樹,每年可結上好幾百顆萊姆,秋冬季節採收最多,知道的人都會來「分一杯羹」;而沿著木梯悄悄爬上頂樓的另外一個祕密露台則有著他的夢想,他指著一片百廢待興的園地,有信心的說「未來這裡會是全台北市最漂亮的蔬菜圃及香草園。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hcdiv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